第一事業部 肖戈峰 《普利司通》應標項目工作總結 項目簡要描述 項目關鍵過程回顧 部份參與人員訪談 項目成果點 總結以及下一
操作的改進點 | | | | | | | | | | | | | 項目簡要描述 起於8月3日 落於9月3日 為部門應標項目建立精英作業模式
提高攻堅能力,圈定專業人才 項目關鍵過程回顧 “積極,好奇,觀望” “停滯,潛行,迷茫” “挑戰,奮進,衝突” 8月3日至7日 8日至13日 14日至24日 25日至9月4日 “集中,協力,沉靜” 在簡要描述之前,首先感謝陳昆總經理,蔣總對項目的盡心指導! 前后共27名同事参与
(•不計公司副總級別在内•
4名大学新生協作) 經過“策略局選拔”和“創意分組” 完成了一次部門
集中作業演練 通過“有獎自願報名”
和“跨組作業”的方法 自願報名16人
組織影響報名7人 分為兩組PK
確定由B組策劃,AB兩組同時設計 18-22日封閉作業
24日確定主題 31日策劃組合案
9月1日確定提案人員
4號顧客提案完成 沟通不足提及最多,希望下次項目提前安排風暴会。建議下次項目在報名前做好市場資料整理。
建議提升項目決策力。策略組的同事應儘早確定方向,策劃組應尽早確定“專家”的定義,創意組應圍繞“專家”的述求來進行完善。
希望能考慮到級別·能力与崗位的匹配,加強領導力。建立領隊·總監的三人研討組,攻克關鍵方向,真正釋放成員的專業力,減少因經驗不足而對工作持觀望及保守態度。
創作總監級層的對外出封閉作業有壓力,希望今後能在熟悉的環境工作。 為檢測項目目標,從項目小組所有參與人員處收集了書面小結。特別地,還對劉立波等十位成員進行了訪談。許多同事發現此次項目的不足,并積極建言。 書面小結和訪談要點 整體感受 總體感覺良好,集合專業人的力量,經過實戰獲取了操作經驗。
參與人員熱情飽滿,人與作業深入交流,融合
組長級別的同事對兩點存在疑慮----
團隊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專業能力整合度 認同與收穫 認同組建團隊的形式,是對“大鍋飯”作業模式的突破。“從一開始就很心動”。
表示日後願意繼續參與類似的作業。
學習到更多專業技能與經驗。
換行業顧客有助於思維的更新替換,增強作業視野和獲取大案的操作能力。 不足与建議 鍛煉了全案思維方式以及聚焦市場問題的能力
學會了集中呈現并解決策略與創意的溝通轉換,形成共識,加快執行工作的效率
學會在不同階段實行崗位分工組合,貼合工作變化,充分發揮同事能力,加大功效
首次使用項目作業日誌跟蹤,為項目帶來印記 成員獲取寶貴經驗 同事們工作積極并不斷做崗位嘗試(例如從媒介策劃到市場調研的媒介組陳妍妍,勇於思考擔當的汽車組文欣·電信組龍科)。策略組成員得到了加量鍛煉,強化了挑戰的勇氣和方法。
創作A組余海對項目策略積極思考,主動溝通,充分準備對“專家”的創意;B組周建斌通過直觀詼諧的對比形式,生動演繹了“強化功能”的策略 觀念與能力得以展現 各小組跨專業首次交互
少數人在前期對工作形式存在抵觸或迷茫觀望的心理,但隨著相互熟悉以及對作業目標的逐漸對焦,大家交互了專業力,鍛煉了團隊精神。
從“看你來做”到“我們能做的” 跨專業組隊亦能磨合 項目成果點 通過本次作業以及對參與者的訪談 下一操作的改進点 未來 現在 本次項目探索了部門重大項目作業管理,并獲取了豐富經驗。其”自由招募,跨組作業“的團隊形式受到參與者認同及喜愛。該形式經過執行優化后可以成為未來部門針對重大作業的模式。
推行該團隊模式,從短期上看,可以加快專業人知識與人際的磨合,也可以探尋出塑造部門統一的專業思考作業方法;從長期上看,既能選拔與晉級專業人才,又能增進部門專業競爭能力。 在項目之前要完成大方向的決策,策略及創意領隊與更高層旁聽者需要對項目方向,作業方式以及管理授權達成共識 在項目之前,需要根據作業案定義收集基本市場數據,之後再實行公開團隊招募 對崗位需求的初級人員直接定義,而將招募重點放在總監層面。 團隊協作要在相對穩定中變化。
招募后分至少兩個階段進行崗位分工調整。
對階段作業設定時間和目標后,再進行崗位相對應的分工調整。 策略或創意分組PK的關鍵在於:
確定案子的主策略/創意核心小組 需要在策略定義之前開展充分的項目策略溝通會,參與人員範圍界定在策略/創意組長以及資深總監層面。 感謝各位領導的聆聽!祝工作順利! 項目達成的目標 1 2 3 4 5 6
Present Remotely
Send the link below via email or IM
Present to your audience
- Invited audience members will follow you as you navigate and present
- People invited to a presentation do not need a Prezi account
- This link expires 10 minutes after you close the presentation
- A maximum of 30 users can follow your presentation
- Learn more about this feature in our knowledge base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