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ing 

Prezi AI.

Your new presentation assistant.

Refine, enhance, and tailor your content, source relevant images, and edit visuals quicker than ever before.

Loading content…
Transcript

SDGs14:

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惡化

減緩並改善海洋酸化的影響

110 24 蔡喬安

定義 : 由於海洋吸收、釋放大氣中過量二氧化碳pH值逐漸降低的趨勢。

英文:Ocean acidification

定義

pH值

為什麼pH值

會降低

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約30%到40%會溶解於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中,部分會和水生成碳酸,並電離出氫離子,導致海水的pH值降低,酸度生高。

帶來的影響

帶來的影響

ㄏBad ?

Good ?

離岸及近岸海洋生物

離岸及近岸

海洋生物

離岸珊瑚礁海域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速度與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增加的速度相同;沿岸珊瑚礁海域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速度,卻是大氣的近3倍。

酸化的海水對珊瑚礁和甲殼動物危害最大,也會讓許多海洋動物難以形成碳酸鹽甲殼和骨骼。海水酸化的影響有如慢性毒藥,會改變魚類歸巢的行為,甚至是偵測掠食者的能力。

沿岸珊瑚礁的改變,很可能是人類活動導致海洋酸化的後果之一。由於養分進入海洋的情況加劇,形成適合褐藻生存的環境,海洋酸化程度增加也可能進一步增加海藻的生存優勢,讓珊瑚礁生態的優勢物種從珊瑚蟲變成海藻,且恐怕將取代沿岸珊瑚蟲達數十年的時間。

珊瑚白化

珊瑚在酸性高、碳酸鹽含量低的水中很難進行鈣化,牠們會變得密度較低、更為易碎,於是也更容易受到風暴和掠食者損害。

珊瑚白化

海洋不僅因為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而酸化,且其內部化學環境的變化也讓海洋中的碳酸鹽變成碳酸氫鹽,而碳酸氫鹽在生物學上毫無用處,海中動物因此難以取得碳酸鹽來建造自己的外殼或內骨骼。

海中噪音

「海水酸度的改變,使海中碳酸根離子數量增加,從而使聲音傳播的行為也發生改變了,允許其傳播更遠。」(凱斯‧海斯特,2008)

海中噪音

低頻的噪音能夠順利的穿透海水,而中高頻的噪音因為無法穿透,而音量明顯的比較低。當海水開始慢慢變酸,酸鹼值從8.4降到6.8時,低頻噪音的音量會逐漸變大,而中頻噪音不會有明顯變化。水溫增加時,低頻噪音的音量也會隨著變大聲。因此,當海洋逐漸變酸,酸鹼值及水溫的改變,會讓低頻噪音的音量變大,而影響海中生物。

海水酸化對自然傷害之大,不可能對人類沒有影響。海水酸化導致海洋儲碳的能力下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最終造成全球暖化問題更加嚴重。由於全球暖化問題加重,世界各地降雨量分配不均更為明顯,乾燥地區更難降雨, 濕潤地區洪水不斷。全球適合耕種、畜牧的土地銳減,估計將會只剩目前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

人類

當食物不足以供給眾多的人口時,物價將會持續攀升,中低收入戶將會面臨挨餓甚至死亡的危機。海水酸化會還會害死位於生物鏈底部的浮游生物,進而導致頂層的大型魚類失去食物來源而死亡,這項問題會對海洋漁業帶來一筆不小的損失。另外,海水酸化破壞的珊瑚礁景觀也會使的許多觀光、度假勝地失去其經濟價值。

正向影響

觀察二氧化碳對鯡魚的存活性影響,結果發現魚苗存活率顯著提高了19±2%,經過浮游生物的族群分析,認為可能因酸性環境導致浮游生物增加,使得鯡魚等高級消費者間接受惠;且鯡魚的產卵環境主要靠近海底,比起在海水表面產卵的鱈魚更具有存活優勢。

正向影響

除了酸鹼值變動,海洋溫度也是影響物種遷徙的因素,由於冷水溶解的二氧化碳較多,因此海中的二氧化碳能透過溫鹽環流帶到底層海水儲存。若海洋環境未來持續改變,則區域性海域的生物結構可能因其環境適應性不同而發生變化。

解決方法

“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唯一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方法 ”。

具體事件 & 方法

也有些科學家開始了相關實驗,力圖讓海洋發電站“困住”二氧化碳。有部分發電廠在生產能源過程中捕捉二氧化碳,通過高壓將其液化,再用管道輸送到幾裏外的地質儲存點。

國家海洋局於2008年啟動了管轄海域海—氣二氧化碳交換通量監測工作,以滿足海洋領域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工作需求。

目前,國家海洋局海—氣二氧化碳交換通量監測體系已佈設20餘條船基走航監測斷面,正在建設5個岸/島基站和5個專用浮標站,初步構成了點、線、面結合,走航監測與長時間序列定點監測相結合的立體化監測體系。

碳排增加海洋酸化

大草蝦走味

草蝦是過去台灣出口創匯的明星之一,大草蝦更是喜宴及春節的必備海鮮,但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海科院長洪慶章表示,根據氣候變遷委員會估計,21世紀末海水平均酸鹼度大約會再下降0.4,從目前的8.1下降至7.7。蝦子是海洋中重要的清除者,也是全球重要的捕撈及養殖物種,更是全球消費者最喜愛的海鮮之一。海洋酸化除了對珊瑚及貝殼類生物產生威脅之外,也會導致蝦子的口味較不甜美。

事件1

研究團隊將在戶外生長一段時間後的健康大草蝦移至可控的環境中,將大草蝦飼養在正常的海水(pH=8.0)及暴露於高濃度二氧化碳的海水中(模擬海洋酸化在pH=7.5)2種環境,監測草蝦存活率、胺基酸組成及蝦殼厚度組成變化。

研究團隊發現,在模擬海洋酸化的池子中,草蝦死亡率顯著高於養在正常海水中的草蝦;養在酸化海水裡的蝦,擁有較厚的外殼,提供鮮味的胺基酸濃度也顯著低於正常海水的草蝦。

暖化加快深海酸化

魚類聽力受損更難存活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座教授陳鎮東主導台日合作團隊,以日本海為例,經三年多研究,證明天氣暖化可能加快深海海水酸化。研究也發現,在比較酸的海水中成長的仔魚,有些魚種的聽力受損,降低其生存機會,研究結果可見未來海水酸化將衝擊到海洋生態以及漁業發展。

事件2

研究團隊重建過去幾十年日本海的海水酸鹼值,發現日本海二千五百米深的海水,酸化速度竟比表水的快了將近三成,元凶則是有機質分解釋放出的二氧化碳。

結論

結論

心得

自然環境是環環相扣的,單單一項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所導致的結果可能是世界末日這麼大。海水酸化引起全球暖化,全球暖化使冰山溶化,冰山溶化造成海平面上升, 雖然聽起來跟我們沒有關係,但這和我們的生活其實緊緊相連。做好環境保育已不再只是政府的工作,人民不應該被動的等政府立法才行動。例如 : 走路或騎腳踏車取代開車和騎機車、隨手關燈、吃飯自備餐具、少用塑膠袋、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等等都可以幫助地球。希望人們透過一些生活中的小習慣,一點一滴的改變地球,讓它變回我們美麗的家園。

Learn more about creating dynamic, engaging presentations with Pr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