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ing 

Prezi AI.

Your new presentation assistant.

Refine, enhance, and tailor your content, source relevant images, and edit visuals quicker than ever before.

Loading…
Transcript

看看案例,想想紹興

違建社區案例 02:南美洲的違建社區

下集預告:台灣的違建社區

週四再見!

〈看看案例,想想紹興〉- 02

哥倫比亞的第二大城:

美德林(Medellín)

這個電扶梯共分六段,爬坡的垂直高度約三百八十四公尺,服務住在違建社區中約一千兩百名的市民。這個電動手扶梯將原本居民到市區需要花約半個鐘頭的路程,縮短為六分鐘。

英國廣播公司在訪問中指出,地方政府進行這個工程有其社會目的,即是要增進這個社區與市區其他社區的互動,並且便利社區居民的經濟生活。

參考:http://www.bbc.co.uk/news/world-16336442

在2011年12月興建完成一項創舉。

市政府花費七百萬美金,在第十三區,這個城市最為貧窮的地區之一,替違建聚落興建了超大型室外電扶梯,以解決違建聚落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

(資料來源:

http://img2.noticias24.com/1112/escaleras630-3.jpg)

真社區計畫

政府的法令與政策支援:

Huacataqui鄰里的兒童設施

拉巴斯市政府利用世界銀行的貸款,建設違建社區的公共設施(包括下水道、防災、社區活動中心等)。

聘請駐地專家包括建築師與社工師,一起與居民發展方案。居民參與決定預算規模、社區工程項目、施工團隊,並參與監工。

社區居民的參與:

Alto Santiago Munaypaya

改建後的社區會所

圖片出處:Carballo, Daniela(卡芭莠) (2011)全球化,新全球治理與非正式住宅社區的參與式規劃: 玻利維亞拉巴斯市的「真社區」方案。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玻利維亞的首都:

拉巴斯(La Paz)

圖片出處:Carballo, Daniela(卡芭莠) (2011)全球化,新全球治理與非正式住宅社區的參與式規劃: 玻利維亞拉巴斯市的「真社區」方案。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研究所碩士論文。

參與過程結合社會發展與工程建設,使社區空間建設具有多樣性,並符合居民的需求。

政府將參與這個過程的社區居民的「違章建築」合法化,過程中強化了居民對於社區與城市的認同,也激發了居民的文化表達意願

例如在Alto Santiago Munanypata社區,由社區的藝術家創造的壁畫已成為社區新地標。

社區會所室的裝飾壁畫

2005年開始,在全市約100個「違建社區」展開的「真社區計畫」

(Programa Barrios de Verdad,

True Neighborhoods Program)

在1990年代通過的參與法案的基礎上,同步進行非正式住宅的合法化以及社區改善計畫。

圖片出處:Carballo, Daniela(卡芭莠) (2011)全球化,新全球治理與非正式住宅社區的參與式規劃: 玻利維亞拉巴斯市的「真社區」方案。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研究所碩士論文。

公共樓梯的裝飾壁畫

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現今有居民約八十三萬人,其中有約40%的人口仍居住在被稱為「非正式住宅」的聚落中。在這個從70年代就大幅擴張,但住宅政策卻長期被忽略的城市中,違建不僅是貧窮市民,也是部分中階級市民的選擇。

近年來,政府一方面建設公共住宅(但仍無法滿足住宅需求),另一方面對環境無立即危險的違建社區,提出支援性政策,使其合法化並改善環境,提升居民生活水準。

圖片出處:

http://www.lapaz.bo/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937:el-programa-barrios-de-verdad-cumplio-seis-anos-desde-su-creacion&catid=38:destacado&Itemid=69

拉丁美洲的

違建社區

想想紹興:

不管是上週提到的長壽村,或者是本次提到的美德林與拉巴斯兩個聚落,似乎都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

對於擁有類似經驗的紹興社區,唯有整合政府、公民社會與學校師生以及社區居民三股力量,才能突破既有的框架與困境,成功從貧窮、非法、居住環境不佳的社區轉型成為合法且充滿活力的居住環境。

社區居民x合作

公民、師生x參與

政府x制度性協助

參考資料:

Park, Hak-Ryong (2012) Introduction to the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Jang-su Village, Seoul, South Korea. Page 317-319. In the proceedings for The 2nd East Asia Inclusive CITYNet Workshop, Feb. 23-25, 2012. Hi Seoul Youth Center Yeoungdengpo District, Seoul, hosted by URP, Osaka City University, Seoul City Government and Korean City Research Center.

圖片來源:

Huang, LI-Ling

Park, Hak-Ryong,http://prezi.com/cufn4v5z9k5s/presentation/

2010

圖片來源:http://prezi.com/cufn4v5z9k5s/presentation/

2009

2008年開始,居民成立村民協會,推動區域現況調察、舉辦研討會,並共同提出一套社區規劃草案。

整體計畫在2009年出爐,村民在2010年進一將此規劃方案提交給相關政府機關。

2008

「自己的」社區規劃方案

滯礙難行的社區再發展

2004年,政府雖然將這個地區劃為再發展(都市更新)地區。但透過都市更新與再開發的途徑,居民不但無法得到賠償金,反而要繳納土地使用費,無法確實改善居民的生活。

即使長壽村確實需要環境整建及社區再生方案,但卻因為受限於違建的相關法令限制而陷入不得動彈的局面。

圖片來源:http://prezi.com/cufn4v5z9k5s/presentation/

左:「社區學校」落成

右:此為「社區木匠」方案,針對低收入居民以及老人提供住宅修繕服務

近年來,長壽村由於它的山坡地、小巷弄、低樓層、舊房舍的景觀而引起首爾市民的關注。

圖片來源:http://prezi.com/cufn4v5z9k5s/presentation/

在地方媒體、建築師與相關政府機構開始投入之後,首爾市決定通過地區改善方案,並在2011年著手「社區學校」、巷弄改造計畫以及與社會企業合作,結合公民社會的力量支援長壽村的社區發展。

還記得嗎?

我們曾經指出,另類(alternative)的社會實踐需要的不只是政府,而是來自公民社會的力量!

居民+媒體+專家+政府+公民社會

對於「違建聚落」的重新詮釋,台灣也有類似經驗。位於公館的寶藏巖聚落,藉由指定為被指定為史聚落與藝術共生家園,允諾了居民的居住權,維護社會網絡的完整與互助性。紐約時報更稱寶藏巖為造訪台北必到之處。

無論是長壽村、寶藏巖或是紹興社區,我們應該正視違建作為城市發展史之一部分,而面對當今違建聚落的弱勢,更不是視之為都市之瘤,除之而後快,應重新思考更彈性、創新的突破性的作法。

看看案例,想想紹興

圖片來源:http://prezi.com/cufn4v5z9k5s/presentation/

由區公所、居民與建築師合力進行整修的社區茶屋,希望能營造為主要的交誼與文化空間。

長壽(Jang-Su)村位於韓國首爾的城北區(Sungbok)。

村中多數的住宅是在首爾大幅都市擴張年代(約在1960年至1970年間)所建,由於目前社區仍有64%土地為國有地,其實大部分住宅都是所謂的「違章建築」。

由於區公所積極與市政府協調,社區可以突破對既有違章建築的規定,改寫了違章建築的定義。長壽村免除了被拆除的命運,更進一進行房屋整修與環境整建、進行公共空間改造、設立社區營造活動空間。

長壽村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異質空間(heterotopia),見證首爾對於大規模拆遷的都市發展史所做的反省。

長壽村?

突破違建命運的長壽村

Jang-su Village in Seoul

南韓首爾長壽村

<看看案例,想想紹興-違建社區案例01>

哥倫比亞的美德林

(Medellín)

玻利維亞的拉巴斯

(La Paz)

Learn more about creating dynamic, engaging presentations with Prezi